郭文偉彩墨海洋畫專題展
前言
近年來,我一直以焦墨海洋畫展出為主,較少展出我的彩墨海洋畫。這是因為彩墨海洋畫雖然是近30年來開創的中國畫新領域,但是,目前它已經比較早的被社會所了解,而中國焦墨海洋畫是我從傳統焦墨山水畫中破殼開拓出來的新品類,為廣大民眾所少見。為了完善和豐富中國焦墨畫技法和藝術理論,需要在廣大民眾和畫壇把它介紹、推廣、交流、傳承開來,動員更多畫家投入對焦墨藝術的守護和發展。所以重點展示了焦墨海洋畫。沒有把彩墨海洋畫作為展覽、交流的重點。這次在中原書畫院“郭文偉空中美術館”舉行首屆“郭文偉彩墨海洋畫專題展”,就是向畫壇、向民眾匯報和展示我堅持焦墨與彩墨并舉、開拓出的彩墨海洋畫創作成果;也是作為中原書畫院的藝術顧問和理論專業委員會主任,為中原書畫院畫家空中美術館系列,打開更廣闊的藝術服務空間的所應擔負的責任擔當;同時,也將彰顯中原書畫院開創畫家空中美術館系列平臺的志愿者精神和交流形式的前衛性,更好的傳播傳統文化和傳播中國海洋畫。這次線上展覽也是盡到一個畫家服務于人民的一份微薄之力。在此衷心感謝中原書畫院多年來對我的海洋畫創作和“空中美術館”的支持和關照,也感謝李守林先生的盛情支持和褒獎!
中國海洋畫家 郭文偉
020.11. 10


郭文偉,中國海洋畫家代表人物之一,焦墨海洋畫開拓者,全國著名海洋測繪專家。現任中國海洋畫家協會副主席、中國太平洋學會海洋畫派研究分會副會長、天津老年書畫研究會理事、新加坡南洋畫院和北京獅城南洋畫院副院長、海洋畫派研究中心副主任、中華文化交流推廣聯合會推廣專員、中原書畫院和天津海天書畫院及中國書畫藝術研究會藝術顧問、鄭州師范學院美術學院和黃河文化藝術研究院及河南機電學院(中原美術學院)等單位客座教授和特聘教授、天津洪喆文化書畫院副院長、天津嘉翰畫院、天津楹聯書畫院、長城書畫院和天津政協之友書畫院等多家藝術團體兼職畫家,教授級高工?,F為天津美術家協會、天津市書畫藝術研究會、中國民間書畫研究會、中國楹聯協會、中國交通書畫協會、中國測繪學會、中國航海學會、中國土木工程學會、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天津山水畫研究會等會員,是繪畫藝術與科學技術成功跨界的資深學者。其海洋畫及40篇美術理論成果填補了中國畫多項藝術空白,(截止2020年10月),中國山水畫、中國海洋畫作品參加全國性及地方美術展賽,有40多項獲獎。近年來有大量作品被企事業單位、高校、收藏家、博物館等收藏,尤其象征財源亨通、奮發向上的海洋畫,倍受青睞。出版有《郭文偉山水畫集》《郭文偉海洋畫藝術》和20多部科技著作。曾榮獲2項藝術理論創新獎、“建國70周年當代中國山水畫家終身成就獎”、海峽兩岸藝術交流貢獻獎,被中國文化部藝術服務中心、河南省中國畫院和臺灣美術家協會、天津市文化局和市總工會等分別授予“優秀人民藝術家”、“海峽兩岸德藝雙馨藝
術家”、“天津市職工藝術家”、“華表獎藝術家”等稱號。
收藏熱線:0371-63752045 / 0371-63754017
彩墨海洋畫作品展示














































郭文偉中國海洋畫的彩墨新篇章
文/李守林
中國海洋畫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伴隨我國改革開放和海洋文化藝術大發展,由部分涉海畫家經過30多年不約而同的探索、創新、開拓出來的中國畫新領域。其主導思想和藝術特征主要是表現大海的壯美,贊美大海博大精深、寬廣無私、昂揚振奮、拼搏奉獻的精神和品質,揭示海洋與人文、哲學、審美的關系,從而激發全國人民的愛國熱情,凝聚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力量,有著鮮明的時代感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以宋明遠為首的海洋畫派就是這一領域的主要畫家群,他們以完整的中國畫傳統筆墨技法為支撐,創新、開拓,形成了鮮明的藝術特色和獨有的藝術風貌。郭文偉就是這個畫派的杰出
代表之一。
郭文偉的海洋畫創作是上世紀90年代,先是從焦墨畫海開始的。他在深入研讀和繼承張仃、焦俊華等前輩焦墨畫家的山水畫技法,借鑒了南宋馬遠、夏圭和歷代焦墨畫家筆墨特點,博采眾長,把歷代山水畫的水法作為海洋畫創作的基礎,進行大膽創新、突破,開拓出了別具個性的焦墨海洋畫新品類;同時,郭文偉也堅持設色海洋畫創作,只是他對設色海洋畫較少張揚,有不少彩墨海洋畫還不曾與眾見面。這次展覽就有這部分作品。
欣賞郭文偉的設色海洋畫,可以發現他將焦墨筆法與彩墨海洋畫技法相融通,把焦墨海洋畫的散鋒飛白皴水之法用于彩墨海洋畫橫流圖式的骨法支撐,采用了畫面橫向來浪的海水橫流或斜橫流為主的意境構圖,打破了縱向(畫面的上下方向)來浪的構圖模式。形成了郭文偉彩墨海洋畫新圖式。這就是天津畫訊俱樂部徐慶舉先生在《大海的呼喚 時代的贊歌》中對郭文偉所贊譽的:“他主攻焦墨,并以焦墨彩墨并舉勝出,立定腳跟,擁有了當代中國海洋畫領域的一席之地”。《中國書畫報》刊載張本平的《鏗鏘雄渾的自然交響》也稱贊郭先生的彩墨海洋畫作品:“呈現出多姿多彩的風貌,具有創新意識,別具一番風味。他的金碧海洋畫《海為龍世界》表現了氣勢恢宏的海洋之景,構圖幽謐深邃、匠心獨運;畫中之海洶涌彭拜,如同一首鏗鏘雄渾交響曲響徹天地之間。畫家將留白和丙烯顏料綜合應用于對海浪波濤意象的構建上,努力對傳統金碧山水畫的固有范式進行突破。畫面中的彩墨線條拙樸豪放、輕靈飄逸,暗合宋、元古法,顯得情牽意連、渾然一體”。
的確,他的彩墨海洋畫氣勢磅礴、動感強烈、陰陽相濟、虛實相生,恢宏壯闊的彩色境界,具有極強的視覺沖擊力和震撼力;海水意象筆法精湛,飛白微妙、意境超脫、有很高的趣味性和書寫性研究價值。特別是他的重彩海洋畫《幽邃》,畫面聚焦于一個特大的浪花,沖波逆折,不可阻遏,掀天揭地般的偉力,蕩滌一切,吞吐八荒,驚心動魄;線條剛勁、色彩湛藍、留白微妙,蘊喻著新時代潮流的不可阻擋,其與作者的激情神韻躍然畫上。
他把海水作為畫面意境的主體,結合點景意象,對千姿百態、奮發、多情、勇往直前的近景海水流態、流勢作重點刻畫,實水由近及遠,逐漸虛化,或實中生虛,以暗托明,創造出氣勢磅礴、玄遠、虛無的多重遐想空間,充分表達畫家的思想、胸懷和情感。透過畫面留白或重彩鋪白的形狀和布局的錯落,以及對留白的虛實雙重功能的運用,達到突出海洋畫意境美的美學效果。
郭文偉對新生的中國海洋畫做了廣泛而細化的美學研究。他根據術語標準化四項原則,規范性地提出了以中國畫的藝術理論、筆墨技法為主導;以中國畫繪畫材料(宣紙、絹帛)為載體;以海洋要素為題材;以近景海洋要素為畫面意境的主體意象等4項缺一不可的“中國海洋畫”專用術語的標準化定義。
他率先論述了中國海洋畫的包容性。他認為,山水畫、花鳥畫、人物畫的題材要素,海洋中也都具備。其所不同的是,海洋中的一切都被海洋的水體所包含。正是這一特點,決定了海洋中的一切物體與運動的海水不可分割的關系,進而決定了中國海洋畫的意象、意境的動感特點和創作技法的特殊性和包容性。不論傳統山水、花鳥、人物、哪個畫科的繪畫技法,只要與符合海水運動規律的中國海洋畫水法相融合,就可以創作出以近在眼前的海洋要素作為主體意象的各種海洋畫。
郭文偉憑著他深厚的文學積淀、深邃的藝術修養和踏海閱歷,對心中所得,長于梳理,有感而發,筆耕不輟,藝術心得筆記百十萬字,撰寫了中國山水畫、中國海洋畫、中國畫的科學含量等學術論文。其中《關于海洋畫派的思考》《中國海洋畫的呼喚》《關于中國海洋畫界定標準研究》《焦墨海洋畫創作與欣賞》《中國海洋畫的藝術創新》《焦墨海洋畫留白的雙重功能》《解讀中國畫筆墨理法的十六字訣》《論散點透視的科學性》《論韓拙“三遠”及其與中國海洋畫的關系》和《海洋畫家的表現欲望與海洋時代》等四十篇已公開在《中國書畫報》《國畫家》《書畫之家》、中國報道網、新華網•天津書畫頻道、雅昌藝術網、藝聯網、中國網、天津文學藝術網、天津美術網、天津金帶福路藝術網等數十家媒體發表或轉發。出版有《郭文偉山水畫集》、《郭文偉海洋畫藝術》等。這就是郭文偉先生以焦墨與彩墨海洋畫并舉、繪畫與理論研究兼收的根本所在。他雖年逾耄耋,但對中國海洋畫和中國畫理論的研究、創新,仍精力充沛。他仍在為即將發表和出版新的研究成果而殫精竭慮!